要说沈阳的卷烟历史,那得追溯到1908年的英美烟草公司,不过真正让本地烟厂扬眉吐气的,还得是解放后的国营卷烟厂时代。记得小时候街边小卖部最显眼的位置,永远摆着蓝盒的"大生产"和红盒的"沈阳"牌。现在虽然不少老牌子停产了,但像"古瓷""人民大会堂"这些经典款,依然在烟民心里占据C位。这两年还冒出些新潮的细支烟,年轻人抽得可带劲儿了。

有意思的是,这两年中华开始玩起了"饥饿营销"。去年推出的中华(双中支)尊享版,全国就投放了5000条,现在二手市场都炒到3000块一条了。不过要说最传奇的,还得是专供出口的中华(5000),这个版本在国内根本见不着,但据说口感比普通硬中华醇厚三成不止。上个月和平区就有个案例,某公司宣称"沈阳卷烟厂直供",收了20多万货款后失联。其实沈阳卷烟厂早就不对外直销了,现在都通过省级烟草公司统一调配。

香烟爱上火柴!不同系列差价超乎想象,省钱必看攻略

图片来源:http://chenxin868.cn

说实话,现在细支烟柜台前站的人越来越多了。去年行业数据显示,细支烟销量同比暴涨23%,特别是10-15元这个价位段,简直是"神仙打架"。为什么大家突然都转向细支烟?我琢磨着可能有这几个原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