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这个曾经沉寂的品牌这两年突然翻红,特别是蓝牡丹和红牡丹两款。有传闻说牡丹333这个编号的烟支特别抢手,价格能炒到翻倍。不过烟草公司官方从没承认过编号差异,这个现象挺有意思的,可能属于民间自发形成的消费文化。

要说沈阳的卷烟历史,那得追溯到1908年的英美烟草公司,不过真正让本地烟厂扬眉吐气的,还得是解放后的国营卷烟厂时代。记得小时候街边小卖部最显眼的位置,永远摆着蓝盒的"大生产"和红盒的"沈阳"牌。现在虽然不少老牌子停产了,但像"古瓷""人民大会堂"这些经典款,依然在烟民心里占据C位。这两年还冒出些新潮的细支烟,年轻人抽得可带劲儿了。说到沈阳的香烟批发啊,那可真是占尽了天时地利。作为东北铁路网的十字路口,每天光是沈阳南站发出的烟草专列就有3-4趟。特别是苏家屯那边的烟草物流园,我上个月去实地看过,占地得有20个足球场那么大,云集了红塔山、黄鹤楼这些大品牌的区域分拨中心。

最近出现的新骗术要警惕:

小目标香烟批发价格!不同系列差价超乎想象,省钱必看攻略

图片来源:http://chenxin868.cn

不过您可别小瞧它,红双喜最近在搞年轻化转型。新出的红双喜(晶派)玩起了薄荷爆珠,包装整得跟电子烟似的。更绝的是他们线下体验店,搞了个"香味实验室",让消费者自己调配烟丝比例,据说参与度比预想的高出两倍。

很多人不知道,早期的中华烟只供应外事活动和特殊部门。直到1988年价格双轨制改革,才逐步进入民用市场。现在的软中华单盒批发价就要58元,但依然供不应求。2022年财报显示,中华系列占上海烟草集团总利润的72.3%,堪称"现金奶牛"。